【赏析】幸福的秘密
人人都想过得幸福,可是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今天就要带大家走近一位先生,他出身贫民,小小年纪就开始当童工,一生过得很辛苦,却从不抱怨,孜孜不倦,在他的生命中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他的画作广为流传,是印象派中最为人们喜爱的,有着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很多画家都是这样,历经坎坷,梵高、莫奈……不也是如此吗,此话不假,但今天的主角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逐。生活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高超的绘画技术又使他的作品生动靓丽,在欣赏这些美丽画作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画者。1841年,法国一个穷裁缝家诞生了一名男婴,家人给他取名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瓦,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日后会成为绘画大师。因为家境贫寒,小男孩在十岁左右就开始在陶瓷厂做工养家糊口了,白天他要在工厂给陶瓷上釉彩,闲暇时还要帮妈妈编织蕾丝。这些经历不仅让他走上了绘画之路,还使他的作品别具风格,他作品中的女性堪称完美,这是因为他不仅对瓷器釉料颇有研究,还因为他对女性服饰也十分了解。1862年雷诺瓦正式在巴黎习画,当时他认识了很多画家朋友,这里边就包括莫内。莫内的画景物较多,雷诺瓦画人比较多,可见他更关注人性的自由和解放,他也很尊重女性,因此女子是他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个题材,专业人士评论说他笔下的女性美得都要融化了,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今天的第一幅画《包厢》。 《包厢》雷诺瓦1874整幅画以黑、白、褐色为主,这反而凸显了女士的朱唇,另外粉红色点缀的装饰也让画面鲜活靓丽起来。请特别注意这幅画上两个人的神情,他们正各自全神贯注地投入在自己的事情里,活灵活现的呈现出包厢里的一幕,让人不禁思寻起来:那时贵族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这幅图虽然四周被切割了许多,只突出包厢里那个贵妇人的形象,但雷诺瓦渲染的色彩氛围,使观者立刻能从中感受到剧场观众的气氛。画中女士盛装出场,对比鲜明的条纹外套时尚又大胆,头带鲜花,皮肤白皙,裸漏的脖颈用层层珍珠项链装饰,胸口上的别针也很精致,她左手还拿着一个金色的小望远镜,贵妇人的化妆的面庞和后面绅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愈发显得精致大方。 《艾密丽欧夫人》雷诺瓦1876第二幅画是雷诺瓦1876年画的《艾密丽欧夫人》,画面以冷色、淡色为主,夫人身体朝向左边,面部向前,粉白的皮肤和纱质的服饰,让人瞬间体会到一种梦幻朦胧之美。优雅的盘发、弯弯的眉毛以及手臂柔和的曲线无一不透露出温婉、柔和的女性美;颈部的项链高雅又时尚,画中唯一用了黑色的地方就是人物的眼睛,一双明眸镶嵌在温婉娇柔的面庞上,显得如此清澈动人,鼻翼的阴影更是增强了五官的立体感,愈发突出夫人高贵的气质。手臂缠绕的纱质织物还为整幅画增添了一丝仙气,一看这位夫人就生活得很精致。难怪人们说雷诺瓦笔下的女性是最美的,雷诺瓦曾经在瓷器厂工作,他画中的瓷器追求温润如玉,他也把这种质感运用在了女性的皮肤上,才能创作出皮肤如此美妙的女士。 《夏潘帝雅夫人和他的孩子们》雷诺瓦1878为了生计,雷诺瓦曾给许多富有的中产阶级画过肖像,《夏潘帝雅夫人和他的孩子们》就是其中之一,这幅作品充分发挥了雷诺瓦根底深厚的造型技巧,他以空间宽广的室内环境烘托出夏潘帝雅夫人和两个女儿在一起那种温馨的场景。作品基本上采用了暖色调,这为整幅画定下了和谐、温暖的基调。母女衣着对比又显示出各自的性格,母亲那端庄的黑绸长裙展现出贵族才有的得体、沉稳及高雅;小女孩们的活泼与乖巧,被粉蓝色恰到好处地描绘出来。母亲眼里充满爱意的看着她那两个可爱的女儿,女孩们面部表情被描绘的纯真而生动,最左侧的宠物狗安静的趴在地上,一切都让人觉得是那么美好,场景令人舒适。无论是人物身后的日本孔雀屏风、价值不菲的地毯,还是桌上异域风情的花瓶都显示出这个家庭物质上的富裕,这幅画没有讲大道理,它给人一种踏实、舒服的感觉,不仅因为画面很和谐,更因为这仿佛就是理想的生活状态——富有、温馨、有教养、有品位,整幅画面洋溢在一片幸福的氛围之中。 《弹钢琴的少女》雷诺瓦1892上边这幅画《弹钢琴的少女》同样大面积使用了暖色,构图精美,色彩极为柔和优美,顺畅的线条勾勒出两位天真烂漫的少女阅琴谱的场景。这幅画创作于1892年,那个年代只有富裕家庭的女孩子才有能力学习音乐这种高雅的艺术,她们弹琴的场景一定如童话般美妙,就像画里表现的那样:两个女孩一个坐着抬头仰视,一个站在旁边,一手撑在椅子上,丰满、明亮的脸颊和优美、细腻的手臂赋予了画面生命感,认真阅读的女孩让整个氛围充满了甜美和纯真。这一切都带给观者一种说不出的愉悦,雷诺瓦用画面让大家感受一种人人都向往的美好场景——富足、温馨、有教养、有内涵。这种美好的生活并非人人都能拥有,但每个人都可以欣赏、也能向往,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美好,因为存在美的地方就是幸福的。 《阅读的女人》雷诺瓦1900雷诺瓦是善良、质朴的,即便成名后也没什么架子,他一直很尊敬女性,不断用绘画记录她们的美,哪怕这种美好只有片刻。《阅读的女人》是他1900年的作品,画中一位女子慵懒的蜷缩在椅子上认真阅读,虽然只是背影,但女孩投入的神情仿佛就在眼前。在雷诺瓦心目中,女性的美并非只有优雅和得体,回家后放松阅读的姿态也是如此美妙。 看了这些也许会认为雷诺瓦生活的很好,才能创作这么多美好的画面,其实情况恰恰相反,雷诺瓦50岁以前一直很穷困,很多时候甚至连房租都交不起,等他经济稍微有点好转的时候却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又因为中风50岁左右雷诺瓦就瘫痪了,从此便离不开轮椅,难以承受的疼痛常常让他不能入睡,随着病情的加剧他的手指也不如正常人灵活了,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老人是如何完成那么多惊世巨作的。晚年雷诺瓦需要别人帮他把笔固定在手上后才能作画至今在他的画室里还保留着一个轮椅,雷诺瓦每天早上醒来后让人用麻绳和布条把他绑在轮椅上,他才能开始一天的工作。因为他的手指不能弯曲,所以画笔还需要有人帮他固定在手上,可即便这样他也不曾停歇,更没有任何抱怨,一心沉浸在艺术的创作中。为了防止长压疮 影片中暮年雷诺瓦晚上只能睡在特制的笼子里《印象雷诺瓦》是讲述雷诺瓦晚年生活的影片,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每天入睡前,女仆们都要揭开缠绕在雷诺瓦手上,帮他固定画笔的绷带为他洗手,这个过程让雷诺瓦痛苦不堪,他不想让儿子们看到这个场景,于是示意他们离开。晚年时疾病的折磨和工作的辛劳也常常让他在深夜里痛醒过来。 《玫瑰》雷诺瓦1910这幅《玫瑰》是大师1910年创作的,当时年近70的雷诺瓦已被病痛折磨了20年,但盛开着的玫瑰是他用最大的热情拥抱整个世界,无论现实怎样痛苦,还能看到美,就是幸福。这幅画的色彩依旧十分温馨,花瓶上的反光处理,让人身临其境,此刻生命也应为之感动。 《法兰西斯小姐 肖像》雷诺瓦1917《法兰西斯小姐 肖像》创作于1917年,两年后,这位大师去世了。晚年雷诺瓦对美的诠释,更多不再是那些高贵典雅的淑女,我们不难理解对一位病人来说,健康才是幸福,健康就是美,这也许就能解释为何雷诺瓦50岁以后创作的女性都明显比较丰腴了。不过美好、温和一直是他作品的风格,这似乎就像他本人一样。 雷诺瓦1841-1919 电影《印象雷诺瓦》中他的儿子让·雷诺瓦说“爸爸不让家人叫他艺术家,他说自己是画匠。”雷诺瓦是质朴的,他从无高傲的表现,他一定也是善良的、勤奋的,所以才能把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色彩、光线、生活,这三样东西激励着雷诺瓦投身于绘画,倾注以全部的激情,他所表现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内容,可他却能持之以恒,以他最习惯的方式表现最常见的场景,不断从生活中发现美,在画作中创作美。雷诺瓦以人物画闻名,因为他很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而且他的画作中很少有表达苦痛或压抑的情感,反而常常能感受到美和温暖。他对儿子让·雷诺瓦说:画画是一件美好和快乐的事情,忧伤、痛苦、沮丧已经够多了,我不想画这些,至于战争,我更不会画。雷诺瓦的绘画是一种快乐、一种愉悦,是一种对美的探索,更是一种对幸福的诠释,正因如此,人们送给雷诺瓦一个外号——幸福画师。雷诺瓦通过他的作品告诉我们获得幸福的途径,原来幸福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就是获得幸福的秘诀,因为如果人们不仅能够执着地追求美,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美、自觉地创造美,那么,不仅他们自身会变得更加美好,而且整个社会、我们周围的一切,也都会变得更加美好。正如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所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2020-03-20 17: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