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牛年说牛——赏一幅很牛的画
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今年出生的宝宝都属牛,我们这次要欣赏的画也和牛有关,这幅画不仅创作者很牛,画的名气牛,画的经历牛,画的技法牛,就连画的内容也很牛。之所以说画的创作者牛是因为他不但出身名门,而且勤奋好学,不仅文武双全,官至宰相,而且刚正不阿,心系百姓,就连皇帝也不得不尊敬这位乱世中的能臣。说画的名气牛,是因为此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有人说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纸本画,可谓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丰碑之作,为历代不二至宝。画作大约创作于公元782年,一经问世,便成为历代帝王的收藏热点,也因此历经了千年磨难,却奇迹般地流传有序保存至今,它曾一度流落海外,上世纪中叶在爱国人士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归祖国,它的回归甚至惊动了周总理,国家对其修复工作也十分重视,目前该画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镇国之宝”,所以我们说它的经历也很牛。画面生动形象,神形兼备,既能集为一体,每个单元又能单独成画,而且各个角度的处理准确而自然得当,将透视运用得出神入化,这幅画看似简单却极难临摹,并非等闲之人可以达到的境界。尽管以上所述都很牛,但画的内容更“牛”,其中的奥妙您看画便知……这幅《五牛图》创作于麻料纸张之上,纵约20.8cm,长约139.8cm,为唐朝宰相韩滉(韩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太子少师韩休之子)亲笔所画,画卷重点描绘了五头形神各异的牛,画者通过对五头牛的描绘,将牛身上那种强健有力、行动迟缓、沉稳倔强等特点琳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韩滉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轮廓,再用他独特的调色方式为其上色,技法老练流畅,笔力精湛丰厚,整幅画虽然只是画一种动物,却一点都不单板单一,反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这幅画看似简单,但有画家尝试临摹时却发现难度非常大,首先是对牛轮廓的描绘,很难达形神兼似;其次是墨色,调配原图画色其实并不容易,稍不留意就显得艳俗。整幅画除了最右侧的小树外并无其他物品衬托,即便如此画面却十分生动有趣——五头牛一字排开,状貌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或活泼或沉静,或喧闹或胆怯,似乎每头牛都有自己的脾气和心情;画面中间的牛正面向外,仿佛可以和观者对话,不仅如此,《五牛图》既能合为一体,画中每头牛还能独立成章,从如此独特的构思和视角不难看出,画者不仅有深厚的绘画功底,还有高超的构图及造型能力。让我们按照古人自右向左的赏画习惯逐一看看这五头牛,右边的第一头牛,在路边咬了口杂草,一边咀嚼得津津有味,一边在树上蹭痒痒,还不忘低侧首得意地瞧着观众,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这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像极了正在休闲玩耍的小伙伴。第二头牛则昂头耷耳、仰天鸣叫,向前行进,这是一头奋进的牛,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劲儿,让人不禁想起了努力奋斗的加班族。第三头牛端端正正地站在画卷的中央,定立凝视,头微微向左倾斜,向前平视,似乎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给人一种智者的感觉,盯着这头牛仿佛找到了心中那个“智慧老人”。第四头牛正举步踟蹰,回顾舐舌,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让人忍不住猜想它正在看什么?最左边的第五头牛,穿上鼻环,带着缨络,缓缓地向画外走去。这是整幅画中唯一一头佩戴鼻环和璎珞的牛,牛嘴微张,眼睛向后看,神色异常严肃庄重,总体给人一种谨慎隐忍的感觉。了解绘画心理的老师们都知道,绘画的一大功能就是寄情,在许多时候绘画作品都是寄托情感的媒介。不少画家通过绘画把对时代、时事的看法运用构图、暗喻等描绘手法巧妙地表达出来,让观者感受到一种无言的认同,所以看画不仅要看画的技法、内容更要体察画面背后画者深层的语言和态度。例如,一些画家常通过山水、松柏,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志向抱负;再如八大山人通过小鱼、小雀寄情自己亡国的悲愤态度。可见,画者笔下的动物,有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而是画者赋予了意义的角色。从这一点理解韩滉的《五牛图》就有意思了,有评论家认为,此图从右向左五头牛是逐渐从悠闲玩耍、自由自在的状态变为套上嚼头进而眼神幽怨、心生忧郁的;另有人认为这五头牛的变化就像人生不断地磕磕碰碰,最终接受约束,与社会妥协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最后那只牛不单单是忧郁、不快乐,更多的是威严的一瞥,我认为这一点和韩滉的性格特点更为符合。因为他本人很认同做官这条路,为官30余年,能文能武,绝对是儒家代表,韩滉勤奋爱民,刚正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牛不会在最后戴上嚼口后出现怨恨的神情,所以《五牛图》更像是韩滉通过画面抒发自己为官多年的复杂心情。五牛图中的五头牛形态各异,却又以画卷的形式规范在同一个轨道上,从右向左仿佛是一种本性的升华:第一头牛(右一)是一头快乐的“本我”牛,在纯粹的动物野性快乐中,带着自然原始的憨厚本性;第二头牛在“本我”与现实的斗争中仰天长鸣,不甘任人主宰;第三头牛定立凝视,如何平衡?它已有了自己的想法;第四头牛虽心意已定,却依然在斟酌利弊;第五头牛完成了思想变化的终极,虽被套上嚼头但却成为了最威武、最雄壮的一头牛。韩滉选择画牛定有其原因,究其原因坊间说法不一,据说《五牛图》为韩滉在出游时目睹耕牛图景有感而作,他看到田间几头耕牛低头食草,牧童逍遥自得的骑在牛背上吹笛,远处又有一头牛翘首而奔,田野上耕牛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有的纵趾鸣叫。韩滉遂命随从取出纸笔,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后经一个多月的修补,取名为《五牛图》。 任何古代作品在创作当时都是当代的,具有当时的普世价值观,所以理解一幅画也要还原时代背景。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是国本,农兴则国兴,熟悉中国文化的人也许了解,牛属于六畜之一(六畜:马、牛、羊、鸡、狗、猪),牛是古时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劳动力,所以韩滉作为一朝宰相重视牛也无可厚非,这点也恰能看出韩滉是位体察百姓疾苦、勤勉务实的好官。欣赏绘画作品时,了解其技法、构图的精妙固然十分重要,但只有理解画中寄托的情感才能真正读懂画家的本意。画家选择以牛为主题,不仅因为牛在古时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力,还因为牛的身上蕴含了一些独特的气质——勤勉、敬业、朴实、执着……我想韩滉处事也有相似之处,因为一个人无论其家世如何,想要官至右丞,还得到当朝天子的尊重,身上没有一股“牛劲儿”可不行啊。对今天这幅画的欣赏,就暂告一段落,牛年说牛,是希望大家牛年如牛,在即将迎来农历辛丑牛年的时刻,与大家共赏《五牛图》,衷心祝愿每一位中国人在新的一年里牛运亨通!财源滚滚!牛气冲天!参考文献[1]赵农.韩滉画牛[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1).[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蒋勋.美的沉思[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01-26 16:12:12